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浪子 - 教育百科
ˋ
ˇ
  • 漢語拼音 làng z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àng zǐ
解釋:
  1. 遊蕩而不務正業的青年。
    【例】浪子回頭金不換。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浪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àng zǐ
解釋:
1.不務正業的遊蕩青年。《西遊記》第九一回:「街衢中有幾個無事閑遊的浪子。」《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二:「大凡富家浪子,心性最是不常,搭著便生根的,見了一處,就熱一處。」
2.風流子弟。元.關漢卿《望江亭》第二折:「花花太歲為第一,浪子喪門世無對。」《紅樓夢》第五回:「自古多少輕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為飾。」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浪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rodigal Son, the
作者: 曾淑玲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為獨幕三場芭蕾舞劇。由狄亞格烈夫俄國芭蕾舞團(Les Ballets Russes de Serge de Diaghilev)首演於1929年5月21日,在巴黎的莎哈.貝爾那劇場(Theater Sarah Bernhardt)。舞者有李法(Lifar),杜伯魯夫斯佳(Doubrovska)等人。這是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在狄亞格烈夫舞團時期的代表作之一,呈現其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ism)風格。音樂採用俄國作曲家普羅高菲夫(Prokofiev)的作品,舞台及服裝由胡歐特(Rouault)負責。科克諾(Kochno)編劇,主要以聖經路加福音(Luke, 1511-1524)中浪子回頭的故事為內容。後來巴蘭欽為不同團體的演出,曾作了一些適當的劇情修改,例如1950年為紐約市芭蕾舞團(New York City Ballet)、1973年為皇家芭蕾舞團(Royal Ballet)、1974年為巴黎歌劇院舞團(The Paris Opera Ballet)及華盛頓國家舞團(Washington National Ba-llet)等劇情都作不同的增刪。其他不同版本的《浪子》有1931年柯德.佑斯(Kurt Jooss)在愛森(Essen),1934年米勞斯(Milloss)在杜塞多夫(Düsseldof)及1938年李欽(Lichine)在雪梨(Sydney),都分別編作此舞劇。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George Balanchine and Francis Mason《101 Stories of the Great Ballets》1989.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浪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ōng-tsú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不務正業到處遊蕩的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浪子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臺灣台語 浪子
相似詞 蕩子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