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速度-渦度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elocity-vorticity approach
作者: 張建成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根據牛頓定律,等密度、等黏係數的流體之運動方程式通常寫成:
  
  其中,ρ為密度;u為速度;p為壓力;而μ為流體之黏滯係數。式(2)即一般所稱的Navier-Stokes方程式。有時特別為了強調流體旋轉的特性,我們引入一渦度(向量)ω=▽×u,其意義即為速度的旋度。根據此項定義,將式(2)兩邊取旋度並利用式(1),可得:
  
  以式(1)、(2')取代式(1)、(2)成為新的一組運動方程式,就稱作速度-渦度法。這個辦法由式(2)中移去了p這個壓力變量,新的一組運動方程式完全是以運動變量u及ω來描述。若想求取壓力值,則將式(2)兩邊取散度並利用式(1)即得:
  
  其中,xi代表空間分佈的分量;ui則代表速度向量的分量。式(3)為Poisson方程式,配合適當p的邊界條件,即可求解。速度-渦度法常採用於渦度集中流場之物理分析及其數值辦法之建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速度-渦度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