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烏鯧 - 教育百科
烏 | |
鯧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 烏鯧 |
英文名: | Parastromateus niger |
描述: 體呈卵圓形,高而甚側扁。背部和腹部輪廓隆起,甚突出。吻鈍圓。眼小。脂性眼瞼不發達。口小,下頜略突出於上頜。上下頜各有一列小圓錐狀齒;鋤骨、腭骨和舌面均無齒。體被小圓鱗,胸部完全具鱗;背鰭及臀鰭上覆蓋有鱗片。側線前部稍呈彎曲,沿體側延伸至尾柄處而直走;稜鱗僅存在於尾柄處,各棘相連而形成一隆起脊。第一背鰭弱,成魚時消失。腹鰭長,但隨著成長而消失。體色一致為銀白色至藍褐色。各鰭皆暗色。幼魚體側具橫斑,腹鰭則為黑色。 |
|
分布: 廣泛分布於西起非洲東岸,北迄日本南部,南抵澳洲北部之海域。台灣各地沿岸皆可見,尤以西南部。 |
|
作者: | 臺灣魚類資料庫 |
授權方式: | |
資料來源: |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日期: | 2007年1月 |
出處: |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
辭書內容
學名: Parastromateus niger (Block,1795) |
|
形態: 成魚無胸鰭;背鰭與臀鰭全部被細鱗;成魚背鰭鰭棘埋在肌肉內;稜鱗弱,背鰭基和臀鰭基等長;身體灰色。多被置於僅此一種之烏鯧科(Formionidae)內。最大體長為55公分。 |
|
分布: 南非,莫三比克,肯亞,阿拉伯海,孟加拉灣,印尼,菲律賓。 |
|
生態習性: 浮游性魚種,在大陸棚水域,15~40公尺水深之泥質區。日間在為底棲,夜間上升至表層水域,呈大型群體,游泳時常呈側躺現象。以浮游動物為主食。其舌上常有一種寄生性等足類寄生。以流刺網,圍網或拖網捕捉。 |
|
利用: 屬高經濟魚類,可供食用。 |
|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
|
綱: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
|
首綱: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
|
亞綱: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
|
組: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
|
亞組: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
|
目: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
|
首目: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
|
亞目: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
|
系: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
|
科: 鰺科(Family Carangidae) Jacks,Pompanos |
|
上科: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烏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
oo-tshiunn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烏鯧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