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我和我的環境(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e And My Environment, MAME (USA)
作者: 連啟瑞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我和我的環境」是在一九六○年代末期,美國政府之健康、教育與福利部(Department of Health, Education and Welfare)資助「生物科學課程研究」 (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y, BSCS)計畫所發展,專為十三至十五歲輕度可教育性智能障礙(educable mentally handicapped,簡稱EMH)學生所設計的生命科學課程,以做為先前其為十一至十三歲可教育之心智障礙學生所發展之教材「現在的我」(me now)之延伸教材。
  此課程之發展理念,乃在於認為輕度可教育性智能障礙學生之教育,應注重其個人與環境之認識與適應,使其未來能更有自信的面對日常生活所面臨之問題,進而肯定自我存在之價值。因此,其設定之課程目標包括:
  1.發展學生反應與控制環境之基本能力,肯定自我之價值;
  2.培養學生之成就感;
  3.發展學生之科學愛好,如園藝、養寵物等;
  4.培養學生對人與其他生物相互依存之認識與感情;
  5.培養學生對環境現況之了解,以發展其對環境的責任感,進而保護或改進其環境。
  此課程發展之初,課程發展者討論教材應涵蓋的八個主要主題,分別為:(1)環境組成成分間的相互關係;(2)歧異性與型式;(3)生物體與環境的互補性;(4)能量的流轉;(5)物質的循環;(6)有限的資源;(7)族群的變化;(8)生態上的得與失。
  依據這八項主題開發出來的教材共包括五個單元,其名稱及預計使用的時間如下:
  1.探索我的環境(Exploring My Environ-ment)(一年)
  2.我即是一個環境(Me as an Environment)(半年)
  3.我的環境中的能量關係(Energy Relationships in My Environment)(半年)
  4.我的環境中物質的轉變與循環(Transfer and Cycling of Materials in My En-vironment)(半年)
  5.我的環境中的水和空氣(Water and Air in My Environment)(半年)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我和我的環境(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