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瓊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ˋ
  • 部首外筆畫 15
  • 總筆畫 19
  • 漢語拼音 qió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ㄇㄟˇㄩˋㄖㄨˊ:「ㄑㄩㄥˊㄧㄠˊ」。
  2. ㄅㄧˇㄩˋㄇㄟˇㄏㄠˇㄐㄧㄥㄇㄟˇ˙ㄉㄜㄖㄨˊ:「ㄑㄩㄥˊ漿ㄐㄧㄤ」、「ㄑㄩㄥˊㄌㄡˊㄩˋㄩˇ」。
  3. ㄏㄞˇㄋㄢˊㄉㄠˇ˙ㄉㄜㄐㄧㄢˇㄔ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óng
解釋:
  1. 美玉。
  2. 比喻美好、精美。
    【例】瓊漿、瓊樓玉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qióng
解釋:
[名]
1.一種美玉。《廣韻.平聲.清韻》:「瓊,玉名。」《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漢.毛亨.傳:「瓊,玉之美者。」
2.骰子。《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六博」句下章懷太子注引鮑宏博經曰:「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
[形]
美好的、精美的。如:「瓊漿」、「瓊樓玉宇」。《紅樓夢》第三五回:「只因那寶玉聞得傅試有個妹子,名喚傅秋芳,也是個瓊閏秀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î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khiô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美玉。段注本《說文解字.玉部》:「瓊,亦玉也。」《廣韻.平聲.清韻》:「瓊,玉名。」《詩經.衛風.木瓜》:「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漢.毛亨.傳:「瓊,玉之美者。」《隋唐演義》第四七回:「時煬帝與蕭后纔轉過後殿,早望見高臺上瓊堆玉砌,一片潔白,異香陣陣,撲面飄來。」

2. 骰子。《後漢書.卷三四.梁統傳》:「(冀)性嗜酒,能挽滿、彈碁、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唐.李賢.注引鮑宏《博經》:「用十二棋,六棋白,六棋黑。所擲頭謂之瓊。」宋.范成大〈上元紀吳下節物〉詩:「斗野豐年屢,吳臺樂事並,酒壚先疊鼓,燈市蚤投瓊。」

3. 比喻事物之美好、珍貴。《楚辭.宋玉.招魂》:「華酌既陳,有瓊漿些。」《紅樓夢》第三五回:「只因那寶玉聞得傅試有個妹子,名喚傅秋芳,也是個瓊閨秀玉。」

注音: ㄑㄩ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瓊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