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恬不為恥 - 教育百科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猶「恬不知恥」。見「恬不知恥」條。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一.佞倖.士人無賴》:「此皆市狙庭隸所為,且亦有不宵為者。縉紳輩反恬然不以為恥,真可駭也。」02.《照世盃.卷二.百和坊將無作有》:「縣令痛惡,遣役投帖送下程;遊客恬不為恥,將下程全收。」 |
|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恬不知恥」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恬不知恥」原作「恬然不恥」。唐馮贄作的《雲仙雜記》,雜載古今逸事。書中記載一個叫做倪芳的人,他的個性不受拘束又特別古怪。平常喜歡喝酒,喝了酒後行為常瘋瘋癲癲,怪裡怪氣,並作一些怪異的舉動,一點也不覺得可恥。有一天,他喝完酒後,把《毛詩》這本書卷了卷,再沾上油當作蠟燭。他點著這個蠟燭,拿著它到外面遊盪了一夜。後來「恬不知恥」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有過錯卻安然不以為恥。
|
|
典源: 此處所列為「恬不知恥」之典源,提供參考。 唐.馮贄《雲仙雜記.卷八.毛詩卷染油代燭》倪芳飲後,必有狂怪(1),恬然(2)不恥。或以《毛詩》(3)卷染油代燭,醉遊徹曉(4)。
〔注解〕 (1) 狂怪:瘋狂怪異的行為。 (2) 恬然:安然自得的樣子。恬,音ㄊ|ㄢˊ。 (3) 《毛詩》:今本《詩經》,為毛亨傳注,故又稱《毛詩》。《詩經》在漢代有齊、魯、韓、毛四家之學,獨存《毛詩》,流傳至今。 (4) 徹曉:整個晚上到天亮。 |
|
書證:
01.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卷二一.佞倖.士人無賴》:「此皆市狙庭隸所為,且亦有不宵為者。縉紳輩反恬然不以為恥,真可駭也。」
02.《照世盃.卷二.百和坊將無作有》:「縣令痛惡,遣役投帖送下程;遊客恬不為恥,將下程全收。」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恬不為恥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