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病媒管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Vector Control
作者: 洪百薰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病媒(vector)係指能將疾病傳播給人類的媒介生物,即病原體之中間宿主,能將病原體由患者或帶菌者傳至另一健康宿主,使其患病或成為帶原者。由於多數傳染病是以節肢動物、哺乳動物為媒介,如埃及斑蚊、白線斑蚊傳染登革熱,蒼蠅、蟑螂傳染腸胃傳染病,老鼠傳染鼠疫等。一般所謂病媒多指蚊、蠅、蟑螂、臭蟲、跳蚤、蝨、鼠等。對人類之危害除了散播傳染病外,還包括消耗糧食、製造髒亂、破壞衣物家具、干擾睡眠等。
  病媒管制乃利用科學方法對傳播疾病的媒介生物之族群密度予以控制,使疫病不發生流行,以維護民眾健康。病媒管制是一門綜合醫學、昆蟲學、生物學、化學、工程學及社會學的應用科學。
  病媒管制主要工作有三:
  1.病媒型態、生態研究:以了解病媒之生活史、孳生地、食性、棲息所、生殖、分布範圍、季節消長等,做為防制工作之基礎。
  2.病媒數量偵測:為預測疫病流行的重要工作,如病媒蚊幼蟲指數(Laval indices)中之住宅指數(House index)超過百分之三十五,容器指數(Container index)超過百分之二十,及布氏指數(Breteau index)超過百分之五十之地區,表示具傳播疾病之高危險性;而住宅指數低於百分之四,容器指數低於百分之三,及布氏指數低於百分之五之地區,表示不會引發傳染病。又鼠患及鼠跡調查也是鼠害防制的預備工作。
  3.根據病媒生態與習性加以控制:(1)環境管制法:改善環境衛生,防止孳生繁殖。如清理水溝、積水,以防蚊蟲;清理廚餘、垃圾,以防蟑螂、老鼠等。(2)物理管制法:為熱、光波、聲波、電壓、隔斷等方法之運用,如以捕蚊燈、黏蠅紙、捕鼠器等誘捕,以日晒法消除臭蟲、蚤、蝨,以紗窗紗門防蚊、蠅等。(3)化學管制法:以殺蟲劑、殺蟑劑、毒鼠餌等誘殺。(4)生物管制法:運用自然界天敵來捕食病媒,如蜻蜒、青蛙捕蚊蟲,貓捉老鼠,或以放射線處理雄蚊使之不孕,以達控制目的。
  病媒管制工作涵蓋了傳染病防制工作三策略:消除病源、切斷傳染途徑、增強宿主抵抗力,前二項在預防疾病上有不可磨滅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病媒管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