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胸巨眼大花蚤 - 教育百科
長 | |
胸 | |
巨 | |
眼 | |
大 | |
花 | |
蚤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Ripidius longicollis Schilder, 1923 長胸巨眼大花蚤 大花蚤科(Ripiphoridae)是一群成員頗複雜的甲蟲,是否應該全部歸在本科頗有疑問。全世界已知的種類有30餘屬約400種,但是尚有許多修訂的空間。成蟲形態頗複雜,有的類群長得像大型的花蚤(Mordellidae),有的像膜翅目昆蟲,也有的自成一格,大體而言,頭小胸大、櫛角或扇狀觸角、縮短的翅鞘、修長的足是較普遍的特徵。本科的生態相當特殊,幼蟲多半是寄生性的,以蜚蠊目(蟑螂)或膜翅目為對象,這類幼蟲具有過變態(hypermorphosis),初生的幼蟲為活動力強的三爪型幼蟲,找到寄主後會轉變為蠐螬型;也有幼蟲為捕食性的,獵食在枯木內的其他昆蟲幼蟲。雌蟲形態有的類群類似雄蟲,有的則類似幼蟲。 臺灣有關大花蚤科的研究至今仍停滯在1930年代由河野廣道(H. Kôno)所整理的專書,共記錄4屬10種,但是其中有許多屬需要修訂或新增,實際上的多樣性可能高於此。巨眼大花蚤屬(Ripidius)的雄蟲具有碩大的腹眼,占據頭部的1/2到2/3體積,複眼在頭部背面和腹面幾乎接在一起;觸角為扇狀;頭部相對於身體的比例顯得較小,前胸背板前窄後寬,翅鞘短,後胸背板和腹部的背方大部份外露。本種體長4.5–6.5mm,體色黑褐色,前胸背板如鐘狀,側方彎曲而後方寬大,縱軸頗長,故名為長胸巨眼大花蚤。巨眼大花蚤族(Ripidiini)的幼蟲寄主已知的例子皆為蟑螂,且雌蟲皆為幼蟲型,推測本種亦不例外,但寄主種類為何與是否對寄主具有種專一性則不明。 臺灣特有種,分佈在南部與東南部低海拔山區。森林下定置的馬氏網和飛行攔截網較容易採到本種的樣本。成蟲幾乎全年皆可零星採得,秋季和春季較多。 |
|
知識 1: 完全變態﹝Holometabolous﹞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長胸巨眼大花蚤 | |
世界地理分布: | 中華民國 |
中文亞科名: | 巨眼大花蚤科 |
中文族名: | 巨眼大花蚤族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鞘翅目 |
中文科名: | 大花蚤科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亞科名: | Ripidiinae |
拉丁屬名: | Ripidius |
拉丁族名: | Ripidiini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Coleoptera |
拉丁科名: | Ripiphoridae |
拉丁種小名: | longicollis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