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學習論 - 教育百科
認 | |
知 | |
學 | |
習 | |
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Cognitive Learning Theory |
作者: | 鄭芬蘭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認知學習論是解釋基本學習歷程的主要理論之一;認知論者強調,在學習過程中個體是主動的參與者,會主動的根據情境中的線索提出假設、驗證假設,並進而解決問題。為了因應環境的要求與限制,經常需要涉及經驗的重組與認列結構的改變。認知論者不同意聯結論者對學習行為的看法,認為行為不單是刺激反應的聯結與習慣化,尤其在複雜的行為中,如語言的學習與獲得、思考推理、邏輯判斷、概念的學習、問題解決等,更有「認知」的成分。 德國心理學家柯勒(Wolfgang Köhler)一九二五年對黑猩猩的學習行為進行觀察與實驗。將飢餓的黑猩猩關在籠裡,離開籠子不遠處有食物和木棒,發現黑猩猩在幾次未成功的嘗試之後,突然若有所悟的將木棒接在一起並取得食物。這就是典型的認知頓悟學習的實驗。 另外,社會學習論者提倡觀察學習,認為個體可以藉由觀察楷模而間接學習。這種替代性的學習經驗,主要是透過觀察而不必親身經歷。個體的許多行為是由這種方式習得,所謂耳濡目染,正是此意。這種主動的觀察學習,遠超過被動的刺激反應及獎懲的外在控制,而認知的控制是相當重要的影響因素。 總結來說,認知學習論強調刺激與刺激間關係的了解,是構成學習的關鍵。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學習論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