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認知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gnitive Theory
作者: 劉威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有些心理學家把學習時所產生的改變,解釋為認知的歷程。此種看法是將個體對環境中事物的認識與了解,視為學習的必要條件,故而稱為認知論。認知論者不同意聯結論所說的,單憑刺激反應的重覆練習即可產生學習的看法。個體如對所學事物不認識其關係,不理解其意義,縱有多次練習,亦無從產生學習。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是屬於知而後學的。譬如在數學上,如不理解其原理,絕無法做習題;在語文表達時,如不了解其結構,將無法傳達其正確意義。認知論源於本世紀初葉的完形心理學(Gestalt Psychology),重視知覺的整體性、重視環境中眾多刺激之間的關係。
  認知論主張個體面對一個學習情境時,能否產生學習效果,端賴以下兩個條件:
  第一,新情境與舊經驗符合的程度。個體面對的學習情境中,通常包括熟悉的與生疏的兩類刺激。熟知刺激較多時,即表示學習情境較符合個體已有的經驗架構,容易認知、了解,故而易生學習。學生們都曾經驗到,如果閱讀資料中生字、新詞、專門語術超過了個人的能力和經驗時,無論怎樣努力熟讀強記。都很難學習到書本中真正的意義。不過,新舊經驗也不能完全符合,完全符合等於舊知識的重覆,也產生不了新學習。
  第二,新舊經驗的結合並重組。學習並非是零碎經驗的增加,而是以舊經驗為基礎在學習情境中吸收新經驗,並將兩種經驗結合重組成為經驗的整體。因此認知論者不重視被動的注入,而強調主動的吸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認知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