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應 - 教育百科
秀 | |
應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Show-In |
作者: | 侯志欽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秀應是在攝影棚以外地方設立一至二個現場,架設攝影機、麥克風、視訊切換器、大型電視機及電視訊號傳送設備,將所拍得的畫面及聲音透過衛星、微波或線纜送回攝影棚的控制室(目前我國多採取衛星傳送),使攝影棚及其他現場相互連線進行對談。 這種型態可以提高節目製作的機動性和變化,使節目製作不以攝影棚為限,增加真實感及參與感,攝影棚以外地區的民眾亦可參與討論及提供意見,去除地域隔閡,有助於增加節目的互動性及提高蒐集意見的廣度。由於參與者可以彼此看見對方,比熱線對話更具臨場感。 製作方面而言,因為複雜度比一般節目高,必須提早進行勘景,以便安排作為攝影棚以外的現場,此外需要有充分時間進行器材架設、測試以及各種製作流程模擬演練,因為是現場播出,節目主持人、現場製作人員、工程人員必須有充分的應變能力,以便解決突發狀況。 現場播出的教學節目,以秀應方式進行,會增加其互動性與活潑性,及真實感與參與感,以提高教學效果。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秀應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