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塞德納節慶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edna Festival Dance
作者: 高麗娟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北美愛斯基摩人的祭舞,特別為塞德納神舉行的儀式。塞德納(Sedna)為傳說中地府惡神,司天候;人們得按規矩舉行祭典,以免塞德納降疾病、賜壞氣候、並致使狩獵無功。其慶典中有專門儀式為保守海豹平安生產,由男覡(Angakut)喬扮女貌,藉各種動物繁衍的能力,將其傳給人類。此祭舞在「卡尬」(kagga),即「舞蹈所」舉行。參與者男女各站兩列,面對面,並相互緩緩於行列之間移動。男覡先以神杖指定一男舞者,爾後,一女舞者;這一對則需共舞二十四小時。然後,男覡跳起舞來,若他觸及舞者,他們也需跳舞。經激烈舞蹈過後,男覡進入神迷狀態,此為晉見地府塞德納,並且向此神支取護佑村里的神力。這也稱作是垂死塞德納(Dying Sedna)之儀式,以表明此神將於每年重生,如大地復甦一般。另有塞德納祭舞儀式於每年春天首次獵鹿之際舉行。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塞德納節慶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