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粥 - 教育百科
  • 部首 ㄇㄧˇ
  • 部首外筆畫 6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一]zhōu[二]zhù[三]yù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ㄒㄧㄈㄢˋㄖㄨˊ:「ㄋㄧㄡˊㄖㄡˋㄓㄡ」、「ㄍㄨㄤˇㄉㄨㄥㄓㄡ」、「ㄒㄧㄠˇㄇㄧˇㄓㄡ」。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粥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ōu
解釋:
  1. 稀飯。
    【例】牛肉粥、廣東粥、小米粥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1. →粥粥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賣。同「鬻」。
  2. →葷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ōu
解釋:
[名]
稀飯。指用米、小米或玉米等穀類熬煮成的黏稠食物。如:「白粥」、「廣東粥」、「牛肉粥」。也稱為「糜」。
注音:
漢語拼音: zhù
解釋:
(一)之讀音。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賣。同「鬻」。《禮記.曲禮下》:「君子雖貧,不粥祭器。」《孔子家語.卷七.刑政》:「果實不時不粥於市,五木不中伐不粥於市。」
2.養。《周禮.秋官.脩閭氏》:「掌比國中宿互柝者,與其國粥。」漢.鄭玄.注:「粥,養也。」
3.嫁出。《禮記.檀弓上》:「請粥庶弟之母。」漢.鄭玄.注:「粥,謂嫁之也。」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相關資料連結
饒平音 相關資料連結
詔安音 相關資料連結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語音)ㄓㄡ

1. 稀飯。如:「小米粥」、「廣東粥」、「牛肉粥」。《廣韻.入聲.屋韻》:「粥,糜也。」《後漢書.卷一七.馮岑賈列傳.馮異》:「昨得公孫豆粥,飢寒俱解。」宋.吳自牧《夢粱錄.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大剎等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

2. 柔弱、謙卑貌。《字彙.米部》:「粥,柔弱貌。」明.歸有光《震川先生集.卷一○.送餘先生南還序》:「其氣衝然,如有所不足;其貌粥然,如有所不能。」

㈡ㄓㄨˋ,ㄓㄡ之讀音。

㈢ㄩˋ

1. 賣。同「鬻」。《禮記.曲禮下》:「君子雖貧,不粥祭器。」《孔子家語.卷七.刑政》:「果實不時不粥於市,五木不中伐不粥於市。」漢.鄭玄.注:「粥,賣也。」

2. 養。《周禮.秋官.脩閭氏》:「掌比國中宿互柝者,與其國粥。」漢.鄭玄.注:「粥,養也。」

3. 嫁出。《禮記.檀弓上》:「請粥庶弟之母。」漢.鄭玄.注:「粥,謂嫁之也。」

4. 姓。如楚有粥權,為鬻熊之後。

@B05925

注音: ㈠(語音)ㄓㄡ ㈡(讀音)ㄓㄨˋ ㈢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粥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清糜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