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玉山國家公園 - 教育百科
ˋ
ˊ
ˊ
  • 漢語拼音 yù shān guó jiā gōng yu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yù shān guó jiā gōng yuán
解釋:
玉山國家公園位於臺灣本島中央高山地帶,總面積十萬餘公頃。所屬區域含括南投、嘉義、高雄、花蓮四縣,東抵臺東縱谷,西與阿里山山脈為鄰,北至郡大山,南達關山稜線。群峰相連,綿延天際,是全國最大、海拔最高的國家公園。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玉山國家公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Yushan National Park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玉山國家公園成立於民國74年4月,為我國第二座國家公園,位處台灣的中央地帶,全區海拔由300公尺至3,952公尺,包括30座屬於台灣百岳之高山。其幅員遼闊,地跨南投、嘉義、高雄、花蓮和台東五縣。東隔台東縱谷與東部海岸山脈相望,西臨阿里山山脈,北至郡大山,南抵關山,總面積105,490公頃。玉山為典型的亞熱帶高山型國家公園,橫跨本省東西生態連續變化區域,屬於濁水溪、高屏溪、秀姑巒溪之上游地段。為自然度最高、資源豐富之國家公園。在野生動物方面,玉山國家公園為臺灣地區野生動物的天堂,園內活躍著台灣精華的各種大型動物,其野生動物之種類與太魯閣和雪霸國家公園相似。全區有33種哺乳類、135種鳥類、22種爬蟲類、12種兩棲類、186種蝴蝶及台灣間爬岩鰍等臺灣特有種淡水魚類,其中臺灣獼猴、臺灣黑熊、水鹿、臺灣長鬃山羊、藍腹鷴、帝雉、臺灣山椒魚和楚南氏山椒魚等八種為瀕臨絕種動物。其中有尾類的臺灣山椒魚和楚南氏山椒魚分佈在海拔2000至3400公尺之間,是百萬年前冰河撤退時遺留的生物,本區也是全世界山椒魚分佈帶的最南界。
  在植物資源方面,更是台灣地區生態系的縮影。在玉山地區自最低的凹谷至山顛的海拔落差達3.6公里,形成由高至低的高山草本植物帶(超過樹木帶的界線,且位在海拔約3800公尺以上,年冰雪期約四月)、亞高山矮盤灌叢帶(氣候相似於前述,因強風、重雪及土壤因素,植物呈矮盤灌叢)、冷杉林帶(全台灣最明顯的森林界限之一,約處於海拔3530公尺)、鐵杉林帶(在冷杉帶以下,年雨量比較多,溫度與土壤厚度亦增加。主要由鐵杉針葉林所構成,但已較少純林,當伴著闊葉樹。另外還會形成小面積的雲杉林)、檜木林帶(鐵杉林以下,呈現季風區山地的特色。本區山地之雨量隨海拔升高而增,大但以約2000公尺為極限。以紅檜、扁柏、臺灣杉、巒大杉、帝杉為代表樹種)、闊葉林帶(雨量適中,溫暖而溼潤,最適合生物生長,闊葉林中的植物種類會發展出各式各樣的適應性,而形成本帶植物種類的多樣化)等六個植物分帶。
  玉山國家公園境內具有史前遺跡,以及漢人開發的遺蹟,以及清代所闢建的八通關古道、高山族舊址及部落等人文特色。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玉山國家公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