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緊急管理的資訊技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作者: 黃慕萱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緊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簡稱EM)是為執行突發緊急狀況的管理原則。緊急管理和資訊的獲得及資訊的傳播息息相關。以颱風這個天然災害為例,氣象人員必須取得有關颱風動態的資訊,並即時報導給可能在災區的民眾。可以應用在緊急管理的現代資訊技術很多,通常以電腦和通訊為主,同時配合影像顯示、聲音傳播來達到傳播及時資訊的效果。
  一般而言,緊急狀況可分為3種:天然災害,無意的人為災害和有意的人為災害。天然災害是指火山爆發、洪水、地震、颱風等大自然主控的災害。無意的人為災害是非人類有意造成的災害,像飛機失事和火車出軌等。有意的人為災害則是由某些人故意造成,像暗殺事件、恐怖事件、城市暴動和集體自焚事件等。這些緊急狀況都充滿不定性(Uncertainties),因此希望能藉著現代資訊技術來確定其機率(Probability)。
  緊急狀況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1)預測階段;(2)準備(最好是防止)階段;(3)回應或減輕階段;及(4)復原階段。在4個不同階段中,相關人員必須不斷應用新資訊技術來收集、整理和傳播資訊。如果以颱風登陸為例來說明這4個階段,首先是氣象人員以人造衛星和電腦天氣雲圖來預測颱風登陸位置及其風勢、雨勢(預測階段),之後以電視、收音機等傳播工具來報導颱風消息(準備、防止階段),然後是颱風登陸、過境(回應及減弱階段),最後是處理颱風過後所帶來的災害(復原階段)。
  最常用的緊急管理的資訊技術是電腦,尤其是電腦圖形的應用。電腦可以用圖形來顯示資料之間的關係,讓決策者更能掌握問題而做出更好的決定。其他和電腦相關的緊急管理的資訊技術還包括電腦模擬、電腦輸出縮影片(Computer Output Microform,簡稱COM),決策支援系統(Decision Support System)和專家系統(Expert System)等。
  次常用在緊急狀況的技術是通訊。廣義的通訊包括電視、電話和收音機等電子技術。狹義的則是指通訊(Telecommunication)本身。其中最壯觀的通訊技術是人造衛星(Artificial Earth Satellites)。人造衛星可以接收飛機或船上發出的求救訊號,直接指揮救援行動。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緊急管理的資訊技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