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愉快教育(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朱益明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愉快教育」是大陸地區研究怎樣使學生愉快地學習、生活和成長的一項教育實驗。這一實驗最先由上海市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於一九八四年提出,一九八七年完成第一階段實驗。一九九○年五月,國家教育委員會在上海召開「愉快教育」實驗經驗匯報會,並對該實驗予以肯定,同時向全國推廣。
  愉快教育分三個部分:
  1.愉快教學,即研究在整個教與學活動中怎樣讓兒童愉快地學習、思考,在愉快中獲得知識,在愉快中鍛鍊動腦動手的能力,在愉快中教會學生「學」,在愉快中培養學生當學習的主人。其中,「愛」是愉快教學的前提,「有聲有色、生動有趣」是愉快教學的標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喚起學生的自覺性,是愉快教學的核心。教學中採用「多啟發、多直觀、多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實踐,鼓勵提問、鼓勵辯論、鼓勵學生有主見、有創見」的教學方法。
  2.愉快活動,即開展多種多樣、豐富多采的學校活動。例如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等多種活動,組織學生外出參觀訪問,建立各種興趣小組,開設多種選修科目,此外學校還邀請各界知名人士,如作家、科學家、演員、運動員等來學校演講及與學生交談等。同時,學校也力求使學生的活動有規律性,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
  3.愉快的家庭生活,即學校與家庭密切配合,並開展家長教育,力求使學生在家庭中也有良好的成長環境。
  實驗者經過其研究與實踐,提出了愉快教育的四要素,即「愛」、「美」、「興趣」、「創造」,並認為這四者是滲透在學校全部教育教學工作的主要內容,也是實施愉快教育的四項手段和目的。
  實驗者著有[愉快教育]一書,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