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白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áng bái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旁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páng bái |
解釋:
1.在戲劇演出中,某個角色可以直接對觀眾說話,而大家假想臺上的其他演員都聽不見。在文藝復興時期的戲劇中,這種方法常被用來將人物的內心感受傳達給觀眾。 2.電影、電視中的畫外音,發音人不在畫面中出現,對鏡頭畫面內容有說明解釋作用。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旁白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Aside |
作者: | 謝庭芝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指特定演員所說的台詞,習慣上只有觀眾聽得見,但其它同台演出的角色卻聽不到。通俗劇中壞人常講的陳腔濫調,如「詛咒,又再次受到阻撓!」就是典型的例子;或是在莎劇《愛的徒勞》(Lover´s Labour´s Lost)中,當科斯塔德(Costard)從赫若芬尼(Holofernes)的手上接過一個硬幣後說道:「報酬!喔!那就是拉丁文所說的三個銅幣。」也是個例子。 |
|
參照: J. P. Mobley《Dictionary of Theatre and Drama Terms》.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