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苓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g
解釋:
  1. 植物名:(1) 繖(ㄙㄢˇ)形科,鹼草屬(亦作白芷屬)。多年生草本。根粗大色白;莖中空,呈紫紅色;葉緣為鋸齒狀。夏日開花。其根具有鎮痛的效果。 △白芷 (2) 多乳菌科。寄生於槭樹科、殼斗科植物根部的一種茸類。表皮為深褐或黑色,內部為白色。為圓塊狀。 △豬苓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líng
解釋:
[名]
參見「茯苓」、「豬苓」等條。
[動]
散落。通「零」。《漢書.卷一○○.敘傳上》:「得氣者蕃滋,失時者苓落。」唐.顏師古.注:「苓與零同。」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lî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植物名。《說文解字.艸部》:「苓,卷耳也。」《詩經.唐風.采苓》:「采苓采苓,首陽之巔。」漢.枚乘〈七發〉:「漃漻薵蓼,蔓草芳苓。」唐.韓愈〈進學解〉:「而訾醫師以昌陽引年,欲進其豨苓也。」

2. 喻低賤而無用。如「苓通」,指楓樹苓,狀似豬糞;通,馬糞,比喻如糞土般低賤而無用。宋.王安石〈登小茅山〉詩:「物外真游來幾席,人間榮願付苓通。」

3. 散落。通「零」。《漢書.卷一○○.敘傳上》:「得氣者蕃滋,失時者苓落。」唐.顏師古.注:「苓與零同。」

注音: ㄌㄧㄥ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苓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臺灣台語 相關臺灣客語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