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庇 - 教育百科
庇 |
|
- 部首 广
- 部首外筆畫 4畫
- 總筆畫 7畫
- 漢語拼音 bì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遮蔽、掩護。如:「庇護」、「庇佑」、「包庇」、「庇短」。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ì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bì |
解釋:
[動] 1.遮蔽、掩蓋。如:「庇蔭」、「包庇」。《說文解字.广部》:「庇,蔭也。」唐.韓愈〈感春〉詩三首之一:「藤陰已可庇,落蕊還漫漫。」 2.保護。如:「庇護」、「庇佑」。《文選.陸倕.石闕銘》:「克明俊德,大庇生民。」《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應瑒詩》:「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遮蔽、掩蓋。如:「庇蔭」、「包庇」。《說文解字.广部》:「庇,蔭也。」三國魏.曹冏〈六代論〉:「臣聞公族者,國之枝葉,枝葉落則本根無所庇蔭。」唐.韓愈〈感春〉詩三首之一:「籐陰已可庇,落蕊還漫漫。」 2. 保護。如:「庇護」、「庇佑」。南朝宋.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應瑒詩〉:「晚節值眾賢,會同庇天宇。」宋.歐陽修〈瀧岡阡表〉:「是足以表見於後世,而庇賴其子孫矣。」《儒林外史》第一三回:「他既弄出這樣事來,先生們庇護他不得了。」 |
|
注音: | ㄅㄧˋ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庇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