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瓢 - 教育百科
ˊ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ㄩㄥˋㄏㄨˊㄌㄨˊㄏㄨㄛˋㄇㄨˋ˙ㄊㄡㄓˋㄔㄥˊㄑㄩˇㄕㄨㄟˇ˙ㄉㄜㄕㄠˊ˙ㄗㄖㄨˊ:「ㄕㄨㄟˇㄆㄧㄠˊ」、「ㄊㄤㄆㄧㄠˊ」、「ㄏㄨˊㄌㄨˊㄆㄧㄠˊ」。
  2. ㄆㄧㄠˊㄔㄨㄥˊㄧˋㄓㄨㄥˇㄎㄨㄣㄔㄨㄥˊㄓㄨㄥˇㄌㄟˋㄕㄣˋㄉㄨㄛㄕㄣㄊㄧˇㄨㄟˊㄅㄢˋㄑㄧㄡˊㄒㄧㄥˊㄅㄟˋㄕㄤˋㄧㄡˇㄏㄟㄙㄜˋㄏㄨㄛˋㄏㄨㄥˊㄙㄜˋㄅㄢㄉㄧㄢˇㄧㄢˊㄙㄜˋㄒㄧㄢㄧㄢˋ
  3. ㄌㄧㄤˋㄘˊㄩㄥˋㄩˊㄐㄧˋㄙㄨㄢˋㄆㄧㄠˊㄓㄨㄤㄨˋ˙ㄉㄜㄉㄢㄨㄟˋㄖㄨˊ:「ㄧˋㄆㄧㄠˊㄕㄨㄟˇ」、「ㄐㄧㄡˇㄧˋㄆ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瓢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iáo
解釋:
  1. 用來舀取液體的勺子。
    【例】水瓢、湯瓢
  2. 量詞。計算瓢裝物的單位。
    【例】一瓢水、酒一瓢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piáo
解釋:
[名]
1.用來舀取水酒等物的勺子。傳統多以葫蘆或木頭製成。如:「酒瓢」、「湯瓢」。唐.元結〈石魚湖上醉歌〉:「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
2.量詞。計算瓢裝物的單位。《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唐.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詩:「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hiô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一種用以舀取水酒之器物。傳統多以葫蘆或木頭製成。如:「酒瓢」、「湯瓢」。《說文解字.瓠部》:「瓢,蠡也。」唐.元結〈石魚湖上醉歌〉:「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

2. 瓠瓜。《玉篇.瓜部》:「瓢,瓠瓜也。」南朝宋.鮑照〈擬古詩〉八首之五:「呼我升上席,陳觶發瓢壺。」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二:「瓢與瓠一物,甘者名瓢,苦者名匏。匏以器言也,瓢亦名壺。」

3. 量詞。計算瓢裝物之單位。《論語.雍也》:「一簞食,一瓢飲。」唐.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詩:「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

注音: ㄆㄧㄠ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瓢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