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聽覺媒體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udio Media
作者: 關尚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聽覺媒體是相對於視覺媒體(visual media)的一種分類方法,可以泛指一切能夠傳播聲音信號的物體,但一般多指當今電子媒體中的錄(放)音機、收音機、留聲機、雷射唱機等。
  人類自古以來就知道使用各種不同的物體,來製造聲音信號以傳播訊息,戰國時代以擊鼓鳴金來指揮部隊,此時的鑼與鼓都是聽覺媒體;非洲土著以敲擊中空的樹幹來傳遞消息,樹幹就變成一種聽覺媒體。在人類使用電波傳遞訊息時,先是採用電流脈衝的長短斷續方式來傳送「摩爾斯電碼」(Morse code),接收時要仔細傾聽「的」、「達」的聲音,分辨其代表的字母,這也是一種藉聲音來傳達信號的媒體。其後貝爾(Alexander Bell)發明電話、馬可尼(G. Marconi)發明無線電報,人們已經可以將聲音傳遞到遠方,聽覺媒體的形式愈來愈多。
  愛迪生(T. Edison)發明留聲機(phonograph),突破人類使用聲音信號的時空限制,使聲音可以記錄、保存與再生;而且隨著科技的發展,記錄與保存的方式愈來愈多樣化,從唱片、錄音帶、光碟、到今天的數位硬碟(hard disk),儲藏量也愈來愈大,擷取方式也由線性模式(linear mode)演變為隨機擷取(random access mode),使用更為方便。電子媒體自從一九八○年代開始採用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的科技,器材的體積大幅縮小,尤其是在新力公司推出「隨身聽」(walkman)後,帶動消費市場聽覺媒體朝向輕、薄、短、小的方向發展;同時也推動專業產品由傳統的類比訊號,邁向數位訊號的技術,帶來品質的提升,以及前述的儲存與擷取等改進。
  當今的電子媒體中,聽覺媒體包括收音機、收錄音機、卡式錄(放)音機、匣式錄(放)音機、盤式錄(放)音機、電唱機、雷射唱機、光碟機、數位錄(放)音機等,已逐漸傾向數位化的潮流。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聽覺媒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