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官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sān guān |
解釋:
1.三種官的合稱:(1)司徒、司馬、司空的總稱。《左傳.昭公四年》:「使三官書之,吾子為司徒,實書名;夫子為司馬,與工正,書服;孟孫為司空,以書勛。」《禮記.王制》:「大司徒.大司馬、大司空,齋戒受質,百官各以其成,質於三官。」(2)漢代均輸、鍾官、辨銅令的合稱。《史記.卷三○.平準書》裴駰集解引〈漢書百官表〉:「『水衡都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掌上林苑,屬官有上林均輸、鍾官、辨銅令。』然則上林三官,其是此三令乎?」 2.道教以天、地、水為「三官」。也稱為「三元」。 3.人身上的三要處:(1)耳、目、心之三器官。《呂氏春秋.審分覽.任數》:「凡耳之聞也,藉於靜;目之見也,藉於昭;心之知也,藉於理。君臣易操,則上之三官者廢矣。」(2)身體食、視、聽三要處。《淮南子.詮言》:「三官交爭,以義為制者,心也。」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三官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