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課程歷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urriculum Process
作者: 鄭世仁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課程歷程與課程實體(curriculum substance)是相對的名詞。課程實體指攝入各學科之中的有組織的知識實體,它是早期課程定義的核心概念,在課程理論中一直居很重要的地位。
  但是隨著現象學、俗民方法論、象徵互動論等典範的崛起,課程歷程的重要慢慢受到重視,而有與課程實體分庭抗禮的態勢。
  課程歷程理論雖不否認課程實體的重要性,卻主張課程的計畫與執行皆不能忽視歷程的因素。只重實體而輕歷程,或只重歷程而輕實體皆無法達成課程的目標。唯有同時兼重實體與歷程,才是完美無缺的課程。
  課程歷程指整個學習過程中的社會互動。因此課程歷程強調教室中各種人際關係的交互作用。透過各種有效的人際交互作用,才能使學生獲得認知、情意及技能的改變。
  歷程取向的課程,認為要使課程有效必須重視下列四點:
  1.課程的計畫、執行、評鑑等歷程,皆與教師及學生有密切的關係,故應讓教師及學生對其設計之本意有清晰的了解,並樂於配合。
  2.課程的落實需有充分的時間來進行。因此,時間因素的掌握及充分配合,才能生效。
  3.課程的設計要保留彈性,使能因不同之情況而靈活地調整。太過於僵化的課程,是很難加以執行的。
  4.要兼重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的影響。
  課程歷程又可和課程成果相對應。(參見「課程成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課程歷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