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課外興趣小組(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戴汝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課外興趣小組是大陸地區為使受教育者個性完善發展,在中小學學科課程之外用於培養興趣、發揮特長所組織的活動團體。一般是由學校組織並安排指導教師,提供必要條件和設施,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自願報名參加;也有少數學生情趣相投者自行結合組成,並徵得學校或教師的認可、支持和指導。由於學生是利用課餘時間有計畫地開展系列活動,故稱為課外興趣小組。課外興趣小組大致可分為:(1)人文學科類:文學社、校刊編輯部、校廣播、電視通訊社、集郵小組等;(2)藝術類:舞蹈隊、合唱團、樂隊、戲劇小組、書法組、繪畫組等;(3)體育類:射擊隊、舢板隊、球類代表隊、棋類小組、田徑隊等;(4)科技類:航模、艦船、天文、氣象、無線電、環保、地震等小組;(5)學科類:數學奧林匹克小組等。
  除學校內有上述興趣小組外,一般巿、區、縣各級也有相應的小組組織活動,參加者大多數是各校突出的有特長的人才,他們一般都是競賽的優勝者。各地都定期組織這種比賽,認為是發現和培養專長人才的有效途徑,並認為為國家和地方選拔了人才(比如:國家級運動員、國際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獲得者等等),有的地方更有把學校命名為「奧林匹克學校」或「籃球重點校」者。
  現行大陸頒布新的義務教育課程計畫和新的普通高中課程計畫都正式設置活動課,作為課程的基本組成部分,有規定的課時安排,目前正在開發相應的教材,目的是使課外興趣小組活動正規化、科學化、課程化。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課外興趣小組(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