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臺灣教育輔導月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林秀珍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臺灣教育輔導月刊],民國三十九年十一月由臺灣省教育廳所創辦。臺灣光復之後,一切教育措施展現顯著進展,但是,在擺脫以往桎梏走向現代民主轉變的過程中,對於教育政策、學校制度、學校行政、教學方法、教材編製,以及配合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不免發生許多問題與新的啟示,臺灣省教育廳有鑑於此,乃毅然決定創辦[臺灣教育輔導月刊],藉收集思廣益、共同研商之效,並擬定三種主要任務如下:
  1.傳達的任務:包括縱向與橫向兩方面。其中縱向傳達旨在針對立國精神、教育政策、教育制度,以及教育方針和主旨等,盡其傳達之任務,使全體教育工作人員,在實施方面,能夠密切配合,貫徹推行。橫向的傳達則旨在針對學校與學校之間及教育工作人員彼此之間,能夠互相交換經驗,溝通意見,彼此取長補短,因時制宜,以發揮更大的教育效益。
  2.輔導的任務:刊名為[臺灣教育輔導月刊],自然以「輔導」為任務之重心。但是,此刊物之「輔導」乃取其廣義之解釋,希望做到作者、讀者、與編者相互之間,共同發掘問題,提供主張,然後匯集各方面的卓越見解與寶貴經驗,提供全體教育工作人員參考。
  3.研究的任務:此刊物對於教育理論,以及有關配合教育實施的各項指導原則,特重其研究層面。一方面蒐集各項教育資料,用調查、統計、實驗等各種方法,進行教育問題的研究;一方面介紹新興的教育動態和教育方法,以提高教育研究的興趣。
  [臺灣教育輔導月刊]編輯的基本態度有二:第一是配合現實。所謂「配合現實」非指停留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只求應付,而是針對當前的需要,提出合理的指導原則作為推動教育的動力,進一步以教育的動力指引社會走向更合理的道路。至於具有高度學術性論文與遠離現實的哲理,均暫時予以割愛。第二是多方合作。此刊物是以全體教育工作人員為對象,其內容必須符合全體教育界同仁之需要。因此,稿件的選載,乃力求廣泛的容受,凡具有積極性的建議與妥善的主張者,都盡量發表,以期全體教育工作人員能夠對此刊物有所認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臺灣教育輔導月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