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頓開茅塞 - 教育百科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dùn kāi máo sè |
解釋:
比喻突然領悟,忽然明白。《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紅樓夢》第八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也作「茅塞頓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頓開茅塞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成語典
注音: | |
釋義: 即「茅塞頓開」。見「茅塞頓開」條。01.《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02.《紅樓夢》第八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 |
|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茅塞頓開」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茅塞」是指山徑少人走,叢生的茅草塞住了山徑,語出《孟子.盡心下》。在這章中,孟子認為一個人如果為學不能專心有恆,那就會像山間的小路一樣,常常走動,就會變成一條大路。但如果隔一些時間沒有人走,茅草就會阻塞山路。意思是說,聖人之道,要學而時習,不可捨而不修,否則就像茅草塞路一樣。勉勵高子要恆心向學,德業才可精進。「茅塞子之心」是指高子的心已經被茅草塞住了,後來「茅塞」一語就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也可以指的是疑惑。「頓開」的意思就是「豁然了悟」的意思。往往是因為受了指點,突然間想通了。所以「茅塞頓開」一語就可以用來比喻閉塞的心思,頓時豁然了悟。
|
|
典源: 此處所列為「茅塞頓開」之典源,提供參考。 《孟子.盡心下》孟子謂高子(1)曰:「山徑之蹊間,介然(2)用之而成路;為間(3)不用,則茅塞(4)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解〕 (1) 高子:戰國時齊人,生卒年不詳,嘗學於孟子。 (2) 介然:堅固貌,有專一的意思。 (3) 為間:隔些時候。 (4) 茅塞:茅草塞住山徑。 |
|
書證:
01.《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先生之言,頓開茅塞,使備如撥雲霧而睹青天。」
02.《紅樓夢》第八六回:「聽見妹妹講究的叫人頓開茅塞,所以越聽越愛聽。」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成語典_頓開茅塞 |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