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邊際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heory of Margin
作者: 黃富順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邊際理論係以成人生活情境中的 「力量」(power)與「負荷」(load)來說明成人學習現象的一種理論架構。係由美國學者麥克拉斯基(H. McClusky)於一九六三年提出,嗣於一九七○、一九七一年先後再加討論與應用於實務上。此理論強調成人學習的動機。
  麥克拉斯基認為成年期也是一種生長、改變和不斷統整的時期。個人不斷地在所需精力和可提供精力二者中尋求平衡,此種平衡以「負荷」(會消耗精力)和「力量」(可以處理負荷)的比率作代表。由力量中去掉負載便是所剩的精力,稱之為「邊際力量」。邊際力量可以由減少負荷或增加力量增進。如果負荷不斷地逼近或超過力量,或失去控制時,個人就會處於高度脆弱或瀕臨崩潰的狀態。反之,如果力量和負荷處在可控制的情境下,或有剩餘力量時,個人就能應付事故的發生,可以進行探險性、創造性的活動,因而更可能從事學習活動。
  此理論可以幫助解釋成人學習活動的產生。學習是需要消耗資源的工作,有剩餘的力量才能應付學習活動的需要,這是學習的必要條件。有人認為此理論與其說是在解釋成人學習的現象,不如說是成人諮商的工具。其次此理論並不直接探討學習的本身,而是探討其可能發生的時機。此外,「學習的必要條件是要有餘力」;這種說法也受到懷疑,蓋在非正式的學習情境中,當個人處於壓力的情況下,即負荷大於力量時,學習活動仍可發生。故此理論應用於正式的學習情境下較適合,應用於非正式學習情境中,可能不適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邊際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