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俠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 |
解釋:
舊稱以武力助人的人或行為。如:「豪俠」、「游俠」、「女俠」、「俠義」、「俠客」、「俠骨柔情」、「行俠仗義」、「七俠五義」。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á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xiá |
解釋:
[名] 1.見義勇為、抑強扶弱的人。如:「豪俠」、「游俠」。《史記.卷一二四.游俠傳.序》:「匹夫之俠,湮滅不見。」《新唐書.卷八四.李密傳》:「任城大俠徐師仁來歸。」 2.見義勇為的事。如:「行俠仗義」。《文選.王僧達.和琅邪王依古詩》:「少年好馳俠,旅宦遊關源。」 3.姓。如戰國時韓國有俠累。 [形] 濟弱抑強、見義勇為的。如:「俠義」、「俠客」、「俠氣」、「俠骨柔情」。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iá |
解釋:
[動] 夾住。通「夾」。《淮南子.道應》:「兩蛟俠繞其船。」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
四縣音 |
|
海陸音 |
|
大埔音 |
|
饒平音 |
|
詔安音 |
|
南四縣 |
|
釋義: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客語辭典_俠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㈠ㄒㄧㄚˊ 1. 抑強扶弱、見義勇為之人。如:「大俠」、「俠士」。《說文解字.人部》:「俠,俜也。」《韓非子.五蠹》:「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2. 俠義、見義勇為之性格或行為。《玉篇.人部》:「俠,任俠,以權力俠輔人也。」《史記.卷一○○.季布欒布列傳.季布》:「季布者,楚人也。為氣任俠,有名於楚。」《三國志.魏書.卷七.呂布張邈臧洪傳.張邈》:「少以俠聞,振窮救急,傾家無愛,士多歸之。」 3. 姓。如戰國之際韓國有俠累。 ㈡ㄐㄧㄚˊ 夾住。通「夾」。《淮南子.道應》:「兩蛟俠繞其船。」 |
|
注音: | ㈠ㄒㄧㄚˊ ㈡ㄐㄧㄚˊ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俠 |
授權資訊: |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