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口勇 - 教育百科
野 | |
口 | |
勇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Noguchi, Isamu (1904-1988) |
作者: | 張中煖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出生於美國的洛杉磯,父親是日本詩人(Yone Noguchi),母親是位美國作家吉爾摩(Leonie Gilmour),他自己則是世界知名的雕塑家及設計家。他曾是哥倫比亞大學醫科預備生,結果因在達芬奇藝術學校(Leonardo da Vinci Art School)修習雕塑課程,受到魯托洛(Onorio Ruotolo)的鼓勵,決心當一名雕塑家。一九二○年代,曾獲古根翰獎學金赴遠東,又到巴黎在布朗庫西(Constantin Brancusi)的工作室擔任助手,還曾到過北京,隨齊白石大師學國畫。他的第一次個展在紐約舉行,並認識葛蘭姆(Martha Graham),兩人成為合作夥伴,為葛氏許多舞蹈作品擔任舞台設計工作,包括《邊界》(Frontier, 1935)、《阿帕拉契之春》(Appalachian Spring, 1944)、《黑暗草原》(Dark Meadow, 1946)、《心靈的洞穴》(Cave of the Heart, 1946)、《迷宮行》(Errand into the Maze, 1947)、《夜旅》(Night Journey, 1947)、《天使的嬉戲》(Diversion of Angels, 1948)和《天使的對話》(Seraphic Dialogue, 1955)等。他也為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的作品《四季》(The Seasons, 1947)與巴蘭欽(George Balanchine)的作品《奧菲斯》(Orpheus, 1948)做過舞台設計。自1930年代中期起,由於和著名舞蹈家的合作,使野口勇成為舞蹈舞台設計的頂尖藝術家。而他個人的設計作品,無論是藝術性或實用性的作品,都深獲推崇,使他成為大師級人物,其作品也在世界許多大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1988年12月30日,野口勇逝世於美國紐約。 |
|
參照: The Isamu Noguchi Garden Museum中Noguchi的Chronology.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野口勇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