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學校與企業之關係(法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La Relation école-entreprise (France)
作者: 許勝雄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法國教育部近二十年相當致力於拉近學校與企業間的關係。除了產業界代表一直名列評審委員會參與職業證照的頒發,並以學徒稅補助學校辦理技職教育外,近年來也建立一些合作制度和設置一些協商組織。
  許多學校與企業簽約締結友好或姊妹關係(jumelage),舉辦各項活動以增進教育界與產業界的相互認識,設法使所培訓的學子更能勝任工作,更能融合進入社會與經濟生活。實施輪替式培訓制度(formation en alternance),學生有不同時段交錯在學校與企業分別接受一般陶冶和行業訓練;因而企業要設置接待見習生的單位,也應考慮導護師(tuteur)之養成,俾現場實習能見成效。在地理上鄰近或所從事的活動類似的數所教育機構(高中高職初中)結盟成立機構集團(groupement d'établissements,GRETA),負責介入企業辦理職業繼續教育,提供類別與等級較為完整的培訓課程,協助見習生考取職業證照。目前有機構集團三百多個。
  法國在教育部層次設置有一些協商組織,結合教育界與產業界人士共同研議課程內容、證照類別和考試科目等。各職類的職業諮詢委員會(Commissions professionnelles consultatives,CPC)設有二十多個,以及職際諮詢委員會(Commission interprofessionnelle consultative, CIC)、國家教育與職業委員會(Commission nationale Education-Professions)、教育與經濟最高委員會(Haut Comité Education-Economie, HCEE)和初始職業培訓最高委員會(Haut Comité à la formation professionnelle initiale)等四個對話、協調與諮詢機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學校與企業之關係(法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