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王大隆(1901-1966) - 教育百科
(1901-1966)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周南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王大隆原名大隆,後更名欣夫,字補安。江蘇吳縣人。早年受業於吳江金松岑,後轉從吳縣曹元弼。曾在上海圖書館任職,並先後在上海聖約翰大學及復旦大學任教授。王大隆專攻中國古典文獻學,對目錄、版本、校勘諸學均有較深造詣。1957至1960年間在復旦大學中文系講授文獻學課程時,曾編寫[文獻學講義]一稿,以油印印發。[文獻學講義]對目錄、版本、校讎三個方面的源流演變以及主要代表人物和重要著作,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作了較為全面的敘述。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油印稿有不少文字訛誤,乃據作者手稿整理出版。他還著有[補三國兵志]及[藏書紀事詩補正]等書。
  王大隆一生多致力於綴輯和整理前輩學者的遺作。黃丕烈是清代著名版本、校勘學家,撰有大量圖書題跋。光緒時,潘祖蔭曾抄錄整理黃氏題跋,成[士禮居藏書題跋記]6卷;繆荃孫於襄助潘祖蔭輯錄之餘,又成[續記],刊行於湖南,後又輯[再續記]刊於[古學彙刊];清末章鈺、吳昌綬又另輯若干,並合潘、繆二氏所輯,合編為[重編]10卷,於民國5年(1916)至8年間刊行。王大隆在諸家基礎上,又從各藏書名家,多方搜求鈔錄,成[蕘圃藏書題跋續錄]4卷及[再續錄]3卷,於民國22年刊行。至此,黃氏題跋大多已公諸於世。胡玉縉為清末民初著名目錄學家,傾力於[四庫提要]之研究,著述甚豐,但多未定稿付梓,乃遺命委託王大隆為之整理。王大隆首先對胡氏未完遺稿[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加以採輯整理,定稿付印;繼又為胡氏整理完成[四庫未收書提要續編]及[許廎經籍題跋]二書;並為胡氏編定其文集[許庵遺集]目錄。王大隆的綴輯整理之作尚有為顧廣圻輯的[思適齋書跋]4卷、[補遺]1卷,為端方編[陶齋古玉圖]等書。王大隆耗一己精力為前輩學者著述傳世所付出的辛勞是值得欽敬和紀念的。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王大隆(1901-1966)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