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中國電影資料館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袁源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中國電影資料館於1958年9月建立,1984年與電影藝術研究所合併,亦稱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
  該館旨在收集、整理、研究、保管中國生產的電影片的底片素材、拷貝、電影文學劇本、分鏡頭劇本、完成臺本以及劇照、海報、影評資料以及部分外國電影拷貝和有關圖文資料。
  截至1991年底,該館擁有中外各類影片330,000本,其中較珍貴的文獻片有[延安內貌]、[南泥灣]等,藝術片有[大路]、[春蠶]、[漁光曲]等。影片藝術檔案約25,000卷,中外藝術家檔案2,000卷以及中文圖書10,000冊,外文圖書3,000冊,以中外電影專業為主的中外文期刊570種33,000冊(合訂本)、中外文報紙48種15,000冊(合訂本)。
  中國電影資料館是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所屬的檔案館該館下設學術活動部、資料編目研究部、影片管理與技術部、對外聯絡處和電影資料庫。該館現有工作人員350人,其中專業人員110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23人,中級專業技術職稱54人,初級專業技術職稱33人。
  該館服務項目有資料借閱、複製和查詢關於影片、人物以及電影事業方面的情況。現已實現圖書資料的計算機編目管理和聯網檢索,同時有計畫地舉辦專題、專片觀摩研討活動,年放映影片約4,000部次,錄像片1,000部次,觀摩人數達700,000人次。這兩年舉辦「30年代中國優秀影片觀摩」、「20-40年代中國電影回顧展」等活動,較系統地介紹了中國電影發展的歷史成果;與此同時,還舉辦了英、法、意、美、俄、日、德等10餘國的電影週,世界30餘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了中國電影展示,介紹近百部中國優秀電影作品,促進了中外電影藝術的交流。1980年,該館加入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現已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電影資料收藏單位建立交換影片和圖書資料關係。
  該館編輯和出版[中國電影總目錄]、[中國藝術影片編目]和館藏影片目錄等。
  該館設有資料閱覽室、學術研討室、各種規格的放映廳和放像廳及技術車間;該館還在北京、西安兩地修建計15,000平方公尺恆溫保持10℃左右,有空調設施的專用存儲影片的庫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中國電影資料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