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體格缺點矯治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Correction of Physical Defects
作者: 賴香如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經過健康檢查、篩檢或健康觀察所發現之身體任何部位的異常狀態稱為體格缺點;體格缺點種類繁多,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輕微者可能毫無自覺症狀,而嚴重的體格缺點則有害個體的正常發展,並造成生活上的不便。
  凡對體格缺點所進行之矯正或治療,通稱為體格缺點矯治;其目的在防止輕微的體格缺點轉變為嚴重疾病,並促使個體了解缺點矯治的意義及價值,進而養成樂於接受矯治的習慣。學生較為常見的體格缺點如下:
  1.口腔的疾病:如齲齒、齒齦炎和咬合不正等。
  2.視力不良與眼病:如近視、遠視、散光、砂眼、弱視、斜視、結膜炎等。
  3.呼吸系疾病 如鼻塞、鼻中隔彎曲、鼻竇炎等。
  4.聽力障礙:如傳導性或神經性耳聾。
  5.皮膚疾病:如痤瘡或頭癬。
  6.姿勢不良:如脊柱側彎或其他不良姿勢。
  7.內分泌失調而引起之疾病:如糖尿病、血糖過低症。
  8.心血管疾病:如風溼性心臟病、先天性的心臟缺陷和高血壓等。
  9.腸內寄生蟲病:如蟯蟲病、飦蟲病、蛔蟲病等。
  10.神經系統的疾病:如癲癇症。
  11.營養不良:如肥胖、厭食症、消化系統失調和貧血等。
  學生體格缺點矯治可於校內或校外進行。於校內進行學生體格缺點矯治,當對醫師的聘任、進行期程、經費來源和矯治方式先做一個妥善的統籌與計畫。針對至校外醫療院所接受進一步矯治者,則應加強追蹤、輔導和複查的工作,如此才能達到矯治之成效。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體格缺點矯治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