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霞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ㄩˇ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xiá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ㄧㄣㄖˋㄍㄨㄤㄒㄧㄝˊㄓㄠˋㄗㄞˋㄩㄣˊㄘㄥˊㄕㄤˋㄔㄥˊㄒㄧㄢˋㄔㄨㄍㄜˋㄓㄨㄥˇㄧㄢˊㄙㄜˋ˙ㄉㄜㄩㄣˊㄘㄞˇㄖㄨˊ:「ㄘㄞˇㄒㄧㄚˊ」、「ㄩㄣˊㄒㄧㄚˊ」、「ㄓㄠㄒㄧㄚˊ」、「ㄨㄢˇㄒㄧㄚˊ」。
  2. ㄙㄜˋㄘㄞˇㄍㄨㄤㄌㄧㄤˋㄧㄢˋㄌㄧˋㄖㄨˊ:「ㄒㄧㄚˊㄙㄞ」。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霞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á
解釋:
  1. 陽光照射在雲層上所映出的紅色光彩。
    【例】朝霞、晚霞、彩霞
  2. 色彩光亮、豔麗。
    【例】霞臉、霞杯、霞帔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á
解釋:
[名]
陽光照在雲層上所映出的紅色光彩。如:「朝霞」、「晚霞」。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形]
彩色的。如:「霞光」、「霞杯」、「鳳冠霞帔」。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音讀: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陽光照在雲層上所映出之紅色光彩。如:「朝霞」、「晚霞」。大徐本《說文解字.雨部.新附》:「霞,赤雲气也。」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西遊記》第三回:「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

2. 光彩如霞。如:「霞光」、「霞杯」、「鳳冠霞帔」。《隋書.卷八二.南蠻列傳.林邑》:「王戴金花冠,形如章甫,衣朝霞布,珠璣瓔珞,足躡革履,時復錦袍。」《儒林外史》第二六回:「孫家老太太,戴著鳳冠,穿著霞帔,把我奉在上席正中間,臉朝下坐了。」

3. 清高之喻也。《南史.卷一九.列傳.謝晦》:「澹任達仗氣,不營當世,與順陽范泰為雲霞之交。」

4. 文采之喻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原道》:「雲霞雕色,有踰畫工之妙。」

5. 仙酒。唐.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山房〉詩:「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唐.李商隱〈武夷山〉詩:「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

注音: ㄒㄧ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霞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