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禁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īn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jìn |
解釋:
1. 制止。
2. 拘押。
3. 避諱、忌諱的事。
4. 含有限制性的規定或法令。
5. 古時稱天子居住的地方。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二]jīn |
解釋:
|
|
注音: |
|
漢語拼音: | [一]jìn |
解釋:
|
|
資料來源: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
英文: | Chin |
作者: | 劉鳳學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名詞解釋: 樂舞種類名。一、古代少數邊疆民族樂舞名。二、北夷之樂舞被稱為《禁》。據說該樂舞持干和楯而舞。 |
|
參照: 《周禮.卷二十四》、《周禮正義.卷四十七》。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音讀: |
kìm
|
解釋: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閩南語辭典_禁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