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君子避三端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君子避三端」語出〔韓詩外傳‧卷七〕;是說君子為避免無妄的毀謗與傷害,應迴避三端,即是:文士的筆端、武士的劍端、辯士的舌端。因為文士用筆墨可以讚揚人,也可以貶抑人,往往出自個人的主觀,褒貶可能並不公正,如果顛倒是非黑白,將使所貶抑的受到傷害;而一旦見諸文字之後,要想更正或糾正,便很難了。武士往往憑藉血氣之勇,有時一言不合,便拔刀相向,沒有耐心辨清是非曲直,受傷者縱然事後再來說明,卻已先受到創傷,甚至有生命的危險,很難有補救之道。辯士多數逞其辯才,舌燦蓮花,雖是顛倒是非,卻能使人相信其說,於是就被誤導了。儒家所推崇的君子,是堅持正道,明辨是非的人,因為自愛,不輕易招惹毫無意義的傷害;同時君子的修養,使其具有相當智慧,能夠避身遠禍,洞見機先,猶如鳥類遇到羽毛美麗、嘴彎曲如鉤者,便知道是鷹隼之類,就趕快飛走,以免被攫食;魚類碰到嘴寬大而腹部肥厚的,就知道是嗜食小魚者,也趕快游開。人之口舌尖利,言辭滔滔不絕者,也是令人畏懼的,應該小心。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君子避三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