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奧斯頓,理查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lston, Richard (1948-)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英國舞蹈家、編舞家,生於索賽克斯(Sussex),曾就讀於「伊頓(Eton)學院」、「Croydon藝術學院」。1967-1970年進入「倫敦現代舞學校」習舞,畢業後在該校教授編舞課程。1972年獲得Gulbenkien基金會獎金創立「邁步者」(Strider)舞團,推動英國現代舞的前衛實驗風氣。1974年他到「達廷頓藝術學院」(Dartington College of Arts)任教。1975年到1976年,他到紐約跟隨肯寧漢(Merce Cunningham)學習。1977年返回倫敦,以獨立編舞家的身分接受各舞團委託編舞。1980年任「藍貝爾芭蕾舞團」(Rambert Ballet)駐團編舞家。1986-1991年擔任該團藝術指導,為了顯出他接任「藍貝爾芭蕾舞團」後的新方向,他把舞團改名為「藍貝爾舞團」(Rambert Dance Company)。1993年擔任「Place 倫敦現代舞團」(LCDT)藝術指導。1994年該舞團更名為「理查.奧斯頓舞團」(Richard Alston Dance Company)。奧斯頓擅長編作具有音樂性的抽象舞蹈,舞蹈的形式精密、舞句的起伏與鬆緊張力的處置具有一種特殊的英國式抒情。他的技巧一方面受到肯寧漢和芭蕾舞的影響,另一方面也從Release 技巧、太極拳和印度舞中去吸取動作的另一種質感。艾爾頓曾建立並推動英國現代舞的實驗風氣,所以在英國現代舞發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今日許多重要的英國現代舞家如戴維斯(Siobhan Davies)、珮吉(Ashley Page)、艾維琳(Mary Evelyn)都曾與艾爾頓合作並受到他的影響。重要作品:《誰是崔拉.沙普》(Who is Twyla Tharp?, 1971)、《結合》(Combines, 1972)、《巴爾幹索巴蘭尼》(Balkan Sobranie, 1972)、(Thunder, 1972)、《萬金油》(Tiger Balm, 1972)、《茶隼鷹》(Windhover, 1972)、《急促》(Headlong, 1973)、《非美國行動》(Unamerican Activities, 1976)、《彩虹大盜》(Rainbow Bandit, 1977)、《藍圖》(Blueprint, 1978)、《舒伯特之舞》(Schubert Dances, 1980)、《一田芥末》(The Field of Mustard, 1980)、《春之祭禮》(The Rite of Spring, 1981)、《芝加哥銅管樂隊》(Chicago Bass, 1982)、《朝外》(Facing Out, 1983)、《人聲和輕快的腳步》(Voices & Light Footsteps, 1984)、《危險關係》(Dangerous Liaisons, 1985)、《山薩》(Zansa, 1986)、《普欽內拉》(Pulcinella, 1987)、《影子的處理》(Dealing with Shadows, 1990)、《星塵1-4》(Stardust 1-4, 1995)。
參照:
S. Jordan《Striding Out》1992、Selma Jeanne Cohe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Dance》1998、J. Mackrell《Out of Line》1992.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奧斯頓,理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