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射策 - 教育百科
ˋ
ˋ
shè c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è cè
解釋:
1.古代科舉考試時,士子針對皇帝策問,提出一套治理政事的方略。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議對》:「又對策者,應詔而陳政也;射策者,探事而獻說也。」宋.蘇軾《應召集.策略一》:「自漢以來,世之儒者忘己以徇人,務為射策決科之學,其言雖不叛於聖人,而皆泛濫於辭章,不適於用。」也稱為「對策」。
2.泛稱應試。唐.皮日休〈三羞詩.序〉:「丙戌歲,日休射策不上,東退於肥陵。」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射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射策」為漢代考試取士的方式之一;是由主試者預先將多道考題寫於竹簡上,依難易分為甲乙兩科,題目覆蓋不讓應試者看到,由受試者任選一策作答,然後依其所選科別,評審作答內容,以決定成績高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射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