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後結構主義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ost-Structualism
作者: 張芬芬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後結構主義是現代西方哲學思潮之一,是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發展的後一階段,但也是破壞結構主義的一種學說。主要代表者是法國的巴特(Roland Barthes, 1915~1980)和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 ),後結構主義者注意到結構主義未能說明結構的變化發展,且重視同時性研究,輕忽歷史性研究,所以轉而探究這兩方面,而走入了另一極端。
  基本上結構主義認為:主體乃通過先驗的概念或模式,來認識事物的內在結構;結構具有整體性,整體各成分相互聯繫自行調整;成分間的關係比單獨的成分更為重要。後結構主義者不承認有固定的結構存在,認為結構乃不斷變化發展,並無確定性,例如在閱讀一文學作品、評論一著作或認識一社會現象時,均是抹去前一結構,代之以另一結構,所以此派也被稱為解構主義(deconstructionism)。結構於是成為不斷運動、發展中的東西,靜止的結構不復存在。後結構主義與結構主義的不同在於:閱讀作品本文意義的開放性與不穩定性、閱讀的創造性,以及寫作的非再現性。這些使得後結構主義者對符號學(semiology)的看法,也不同於結構主義,結構主義認為符號是指語言的代表意義,後結構主義則視符號為歷史的、變化的,結構的發展過程即符號的發展過程。後結構主義既將認識視為主觀的、流動的,也就否定了結構。西方的傳統哲學向來強調確定的認識,後結構主義的主張無異是對傳統哲學與結構主義的一種破壞。後結構主義的出現,標示著結構主義的衰落,但結構主義對西方思想界仍有其廣泛的影響。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後結構主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