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操作學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perant Learning
作者: 陳啟勳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操作學習是指經由操作制約歷程所產生的學習。操作制約學習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施金納(B.F. Skinner)於一九三八年提出。其操作制約歷程如下:在某種刺激情境下,由於個人自發性的反應獲得增強,而導致該反應強度的增加,使其能與此刺激情境產生新的聯結。
  此處個體自發性的反應稱為操作性行為,以別於古典制約學習的反應性行為,稱之為操作性行為是因該行為能操作環境事物,能改變環境事物,是自發性的行為,具有自主性,是隨著增強作用而強化的。例如飢餓的白鼠放進施金納箱,由於飢餓求食而亂抓,壓到槓桿獲得食物丸。壓到槓桿是自發性行為,獲得食物丸是受到增強,由於增強作用,使飢餓的白鼠一放進施金納箱就有壓槓桿的行為。此行為能改變環境事物且具有自主性,因此稱之為操作性行為。古典制約學習的反應性行為是直接受刺激控制的反射行為,例如看到食物(刺激)而流口水(反應),雖然可以建立鈴聲(制約刺激)與流口水間的聯結,但「流口水」是一種反應性行為,非自主的行為。
  操作性學習的目標大部分是為了獲得滿足需要的物品,有時或是為逃脫或逃避厭惡的情境。在教學上,教師應設法促成理想操作性行為的產生,以增進學習效果,減少教室管理上的困難。
  操作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便是教學機。如果學生看到教學機顯示窗所呈現的題目(S),在反應欄上作出正確的答案(R),便會得到增強(Sr+),題目與答案之間的聯結便更為牢固。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操作學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