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明代檔案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詠仁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明朝自建國之初即置天下諸司架閣庫,以庋案牘,因此中央和地方官府庫藏檔案十分豐富。但是由於政治鬥爭的關係,明朝統治者曾多次燒毀檔案。如在明初的靖難之役中,燕王朱棣奪得皇位後,將建文帝時包括實錄在內的全部檔案約數千件悉數燒毀;明英宗與景帝爭奪皇位的鬥爭中,也將實錄全部焚毀。明末清初,由於戰亂和政權更迭,中央和地方官府檔案幾乎損毀殆盡。清初為修明史而收集明檔20,000多件,後卻遭到多次損壞。現存明代檔案大多是在清末民初以後由一些文化學術機關和學者多方收集、保存下來的,總數約5,000件以上。
  中國大陸第一歷史檔案館約有明檔3,000餘件。包括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萬曆、泰昌、天啟、崇禎以及南明弘光時期的檔案,其中以天啟、崇禎兩朝兵部的檔案為最多,約占95%,禮部、內閣的檔案次之。文種以題行稿、科抄題本、奏本為最多,約占85%,其餘為敕諭、誥命、奏疏、奏表、揭帖、呈、稟、啟本、手本、塘報、咨文、劄付、輿圖、契約、稅票、戶口單、狀紙、鈔票、實錄、聖訓及各種簿冊。其中有些檔案是我國古代檔案的珍品。如洪武時的戶口單、地契,永樂皇帝頒給西藏釋迦攝聶喇嘛的敕諭,成化時頒給功臣的免死鐵券,九洲山鎮川澤圖、九邊圖、海防圖、天球圖、大明混一圓等輿圖。另外還有反映李自成領導明末農民運動及鄭芝龍在海上活動情況的文件,記載漕運、屯墾、租佃關係等經濟文書,武職選簿、敕稿底簿以及編修〔明會要〕、〔明史綱要〕、〔明通鑒網目〕等史書的稿本等。
  各省收存的明代檔案,以遼寧省檔案館為最多,約有2,000件,其中有遼寧都司、山東都司、兵部的檔案及戚繼光手蹟等。西藏檔案館有永樂、宣德、弘治等歷朝皇帝封贈西藏政教首領的敕諭及西藏地方文書,甘肅有永樂皇帝保護宗教的敕諭、青海省有英宗皇帝贈給右軍都督府右都督李文的鐵券及萬曆年間陝西監察御史的訓令,貴州省有永樂、崇禎年間的誥、敕等。臺北故宮博物院也保存一些明檔,如明太祖的硃書御筆等。另外,在歷史博物館、北京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以及其他學術團體和私人手中也有明檔收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明代檔案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