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死亡之舞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Dance of Death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蹈類型名。每一種文化都有其不同的方式來表達人類不可避免的死亡命運。歐洲藝術對死亡之表達是從人的角度及理解立場來想像及創造的。死亡之舞是夾雜著舞蹈的活力、歡樂和死亡之悲哀與孤獨之感覺。雖然十三世紀的藝術已有許多關於生死的題材,但十四世紀黑死病橫掃歐洲和1336年教宗強調的世界末日審判,更促使許多藝術家用不同方式表現與這有關的題材。十四世紀,法國及德國南部的藝術家及詩人創作了很多稱為「死亡之舞」的作品,一直到十六世紀仍然有人創作,到巴洛克時期才漸少,但二十世紀它又再度引起藝術家的興趣。死亡之舞的最早資料是一卷十五世紀仿十四世紀的圖文;它以獨白方式表現死神與垂死者之對話。通常死亡之舞是含有宗教懺悔的戒律內容,作為警告世人珍惜生命的短暫。關於此類繪圖內容,大致有三類:第一類是一排牽手的舞者,有的是骷髏,有的是垂死者,這些死者有不同的身分地位,包括王子、貴族、神父、吟遊學人、工匠、乞丐、婦女、兒童和老人等,其含義是和世界最後審判日有關。第二類含義同第一類,但表現的造型上只有死神帶領一位垂死者。第三類帶有強烈的戲劇性,描繪死神和死者相伴而舞,這些繪畫可讓人看到不同的舞蹈姿勢與種類,如中世紀的卡露舞(Carole)、十五世紀的巴斯舞(Basse Dance),十六世紀的勃浪舞(Branle)或巴望舞(Pavanes)和巴利托舞(Balletti)等。雖然有些學者認為該類圖畫與實際的舞蹈情形無關,但這些畫中的姿勢、動作和感覺確實影響到後世編舞家,提供他們不少動作語彙的素材。例如有的雕刻壁畫有著道德與倫理的象徵,其畫面設計從左至右,是代表負面的意義。有時也用諷刺的方法來表現死神,例如死神拿著挖墳的鏟子當為桑姆管(Shawn)或小號吹奏,用頭顱作鼓,用人骨當鼓槌,或以酒瓶當魯特琴演奏,二十世紀德國現代編舞家尤斯(Kurt Jooss, 1901-1979),在他著名的舞作《綠桌》(Green Table)中,有一段非常有名的死亡之舞。作曲家李斯特(F. Liszt, 1811-1886)有首作品標題為《死亡之舞》── 是為鋼琴與管絃樂的作品,主題曲字古老的安魂彌薩中之素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死亡之舞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