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氣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ㄨˋㄊㄧˇㄔㄨˊㄍㄨˋㄊㄞˋㄧㄝˋㄊㄞˋㄨㄞˋ˙ㄉㄜㄒㄧㄥˊㄊㄞˋㄨˊㄍㄨˋㄉㄧㄥˋ˙ㄉㄜㄒㄧㄥˊㄓㄨㄤˋㄊㄧˇㄐㄧㄦˊㄋㄥˊㄗˋㄧㄡˊㄌㄧㄡˊㄉㄨㄥˋㄖㄨˊ:「ㄎㄨㄥㄑㄧˋ」、「ㄑㄧˋㄊㄧˇ」、「ㄕㄨㄟˇㄓㄥㄑㄧˋ」。
  2. ㄖㄣˊㄏㄨㄛˋㄉㄨㄥˋㄨˋ˙ㄉㄜㄏㄨㄒㄧㄖㄨˊ:「ㄑㄧˋㄒㄧˊ」、「ㄅㄧㄥˇㄑㄧˋㄋㄧㄥˊㄕㄣˊ」、「ㄕㄤˋㄑㄧˋㄅㄨˋㄐㄧㄝㄒㄧㄚˋㄑㄧˋ」。
  3. ㄗˋㄖㄢˊㄐㄧㄝˋㄧㄣㄑㄧㄥˊㄌㄥˇㄋㄨㄢˇ˙ㄉㄜㄒㄧㄢˋㄒㄧㄤˋㄖㄨˊ:「ㄊㄧㄢㄑㄧˋ」、「ㄑㄧㄡㄍㄠㄑㄧˋㄕㄨㄤˇ」。
  4. ㄈㄚㄋㄨˋㄖㄨˊ:「ㄕㄥㄑㄧˋ」、「ㄑㄧˋㄈㄣˋ」、「ㄑㄧˋㄋㄠˇ」。
  5. ㄘㄨㄣˊㄗㄞˋㄖㄣˊㄊㄧˇㄒㄧㄝˇㄇㄞˋㄓㄨㄥ使ㄕˇㄍㄜˋㄑㄧˋㄍㄨㄢㄈㄚㄏㄨㄟㄐㄧㄋㄥˊ˙ㄉㄜㄩㄢˊㄉㄨㄥˋㄌㄧˋㄖㄨˊ:「ㄒㄧㄝˇㄑㄧˋ」、「ㄩㄢˊㄑㄧˋ」。
  6. ㄖㄣˊ˙ㄉㄜㄑㄧㄥˊㄒㄩˋㄏㄨㄛˋㄅㄧㄠˇㄒㄧㄢˋㄔㄨㄌㄞˊ˙ㄉㄜㄐㄧㄥㄕㄣˊㄓㄨㄤˋㄊㄞˋㄖㄨˊ:「ㄆㄧˊㄑㄧˋ」、「ㄓㄠㄑㄧˋ」、「ㄩㄥˇㄑㄧˋ」、「ㄑㄧˋㄙㄜˋ」、「ㄔㄨㄟˊㄊㄡˊㄙㄤˋㄑㄧˋ」。
  7. ㄖㄣˊ˙ㄉㄜㄘㄞˊㄏㄨㄚˊㄏㄨㄛˋㄒㄧㄥˊㄨㄟˊㄈㄥㄉㄨˋㄖㄨˊ:「ㄘㄞˊㄑㄧˋ」、「ㄐㄧㄠㄑㄧˋ」、「ㄑㄧˋㄓˊ」、「ㄑㄧˋㄕˋㄌㄧㄥˊㄖㄣˊ」。
  8. ㄨㄟˋㄉㄠˋㄖㄨˊ:「ㄑㄧˋㄨㄟˋ」、「ㄒㄧㄤㄑㄧˋ」、「ㄔㄡˋㄑㄧˋㄔㄨㄥㄊㄧㄢ」。
  9. ㄖㄣˊ˙ㄉㄜㄩㄣˋㄕˋㄖㄨˊ:「ㄑㄧˋㄩㄣˋ」、「ㄑㄧˋㄕㄨˋ」、「ㄏㄨㄟˋㄑ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氣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物體三態之一,有別於固體、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流散的物質。如空氣、水蒸氣等。
  2. 人或動物的呼吸。
    【例】氣絕、氣息、屏氣
  3. 自然界陰晴、冷暖等的現象。
    【例】天氣、氣候、氣象
  4. 味道。
    【例】氣味、香氣、臭氣
  5. 惱怒、憤怒。
    【例】生氣、動氣、氣人
  6.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
    【例】脾氣、朝氣、勇氣
  7. 人表現出來的才能或行為作風。
    【例】才氣、氣質
  8. 中醫指充塞於人體中,一種使各器官正常發揮機能的原動力。
    【例】血氣、元氣
  9. 相學上指人的勢道、運命。
    【例】運氣、晦氣、氣數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名]
1.物體三態之一,有別於固體、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流散的物體。如:「空氣」、「水蒸氣」。
2.特指空氣。如:「大氣」。
3.人或動物的呼吸。如:「岔氣」、「氣息奄奄」、「屏氣凝神」。
4.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三國魏.曹植〈泰山梁甫行〉:「八方各異氣,千里殊風雨。」
5.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垂頭喪氣」。
6.人內在的才華或表現於行為作風。如:「才氣」、「驕氣」、「客氣」。
7.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
8.中醫指充塞於人體中的一種生物能。如:「血氣」、「元氣」。
9.相學上指人的勢道、運命。如:「氣運」、「晦氣」、「氣數」。
[動]
發怒、憤怒。如:「氣惱」、「氣死人!」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氣的來有眼如盲,有口似啞。」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asificatio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廢物分解時,溶解性及懸浮性有機物轉變為氣體的過程。例如好氧生物分解時,產生CO2,而厭氧生物分解時,產生H2、CO2、及CH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khì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發怒、憤怒。
  2. [[名] ] 物體三態之一,有別於固體、液體,是一種沒有固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流散的物體。
  3. [[名] ] 中醫指充塞於人體中的一種生物能。
  4. [[名] ]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
音讀: khuì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氣息、呼吸。
  2. [[名] ] 表現於外的行為作風。
  3. [[名] ]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
  4. 形容詞後綴。在閩南語的口語使用習慣中,常將「氣」字加在形容詞後面,用來表示事情進行的狀態。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氣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