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皮斯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iston, Walter
作者: 林萬義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皮斯頓(1894~1976)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洛克蘭(Rockland, Maine, U.S.),在賓州波士頓(Boston, Penn.)長大。他是音樂教師及作曲家。皮斯頓於一九一六年,從麻薩諸塞州師範藝術學校(the Massachusetts Normal Art School)畢業後,即以其鋼琴和小提琴的琴藝,在各地謀生。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了美國海軍樂團(The U.S. Navy Band)戰後進入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研究音樂,一九二四年畢業。一九二四至一九二六年間,他獲得獎學金到巴黎,追隨布朗格(Nadia Boulanger)學習作曲,然後,返回哈佛大學教授音樂 ,以至一九六○年退休為止。皮斯頓在一九七六年十一月,逝世於麻薩諸塞州的柏爾蒙特(Belmont, Massachusetts)地方,享年八十二歲。
  皮斯頓任教於哈佛大學期間,講授音樂理論和作曲課程。他對音樂理論方面的貢獻有:撰寫過幾本有關旋律配合法、和聲及管弦樂的教科書,同時並未放棄作曲工作。從一九三入至一九六五年間,編寫過八部交響曲,其中〔第三交響曲〕(Symphony No.3, 1948)、〔第七交響曲〕(Symphony No.7, 1961),曾獲得美國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s)。此外,還為鋼琴和室內樂團寫過〔協奏曲〕(Concertino, 1937);為管弦樂器寫過〔前奏曲和快板〕(Prelude and Allegra, 1943)。一九六八年為紐約愛樂管弦樂團(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Orchestra)成立第一二五週年紀念,寫過一部交響樂作品[Ricercare]。另外,他還寫過一系列的室內樂、合唱曲等。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皮斯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