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知識經濟 - 教育百科
ˋ
ˋ
zhī shì jīng j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shì jīng jì
解釋:
指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於應用知識和創造知識的能力,有別於其他生產要素(如土地、廠房、人力等)所產生的經濟活動。「知識經濟」一觀念,於西元一九九六年「經濟合作開發組織」(OECD)被提出後,自此即受到各國學者與政府的重視。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知識經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knowledge economic
作者: 邱銘心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知識經濟所代表的並非一種經濟理論,而是經濟學家對於知識創新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之現象所給予的稱謂與定義。1996年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所發表之報告書《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中將知識經濟定義為:一種植基於知識與資訊的生產、分配與使用的經濟活動與模式。在2005年OECD更對知識經濟作進一步說明,認為知識經濟所代表的是一種進階的經濟趨勢,其與以往的社會經濟模式相比更依靠知識、資訊與高科技創新,在這個趨勢之下,企業與公共部門對於知識、資訊與高科技創新有更多的需求與應用。知識經濟有別於以往的以傳統工業為產業支柱的傳統經濟,根據OECD之定義,知識經濟時代中之知識型產業包含兩個部分:製造業中的高科技產業以及知識密集型的服務業。它重視的是智慧資產的生產、配置及運用,也意謂著知識工作者與高科技之於知識經濟是十分重要的。儘管知識型產業因為對資金、技術與知識的要求而需要極高的投入,但其獲利的水準和增速比一般製造業高出數倍。與傳統產業的邊際報酬遞減法則相反,知識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具有邊際收益遞增的特性,在經濟活動中將幫助產業及其產品不斷增值。此外,以知識為產業的核心可以提升產業運作的效率,提高經濟成長的集約化程度。因應知識經濟所帶來的影響,經濟學中衍伸出知識經濟學,以研究所有以知識為基礎的經濟活動及其產生的經濟影響,其中包含以經濟學的方式研究知識價值的產生、結構與轉化、知識的縱向與橫向繼承及影響、知識的市場價格及知識經濟的管理與政策等。高洪深,楊宏志(2001)。知識經濟學。台北:五南。OECD (2005). 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Oslo Manual, 3rd ed. Prepared by the Working Party of National Expert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OECD, Paris, para. 71.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Retrieved May 21, 2011,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51/8/1913021.pdf.
參考資料:
高洪深,楊宏志(2001)。知識經濟學。台北:五南。OECD (2005). The Measur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Guidelines for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Innovation Data: Oslo Manual, 3rd ed. Prepared by the Working Party of National Experts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y Indicators, OECD, Paris, para. 71.OECD, (1996).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ies. Retrieved May 21, 2011,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51/8/1913021.pdf.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知識經濟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