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統覺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Apperception
作者: 朱啟華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統覺是康德(I. Kant, 1724~1804)哲學中的重要概念,主要有兩層意義:就感官經驗而言,是認知主體將偶發的或經驗上的心理狀態統合而成為屬於自己的統合經驗;就知性層次而言,是認知主體將直觀所得的內容,用內在於人的先驗範疇形成普遍有效的判斷。
  康德為解決知識如何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的問題,首先探討「先天知識如何可能」。他宣稱主體在認知的過程中,先對經驗界的對象,經過時間、空間的感性直觀形式作用,所形成的許多內容作為概念。然而經過感性作用後的概念並未具有普遍性,仍屬於認知主體主觀的直觀內容。基於知識具有普遍性及必然性的要求,康德進一步以知性的十二範疇將主觀的直觀內容轉化為具有客觀性之形式。亦即由於知性範疇具有先驗性,經由其作用後,這些主觀概念即能具有客觀性,而形成具有普效性及必然性之知識。但是在知性範疇作用時,認知主體之所以能將不同範疇,比如將「質」與「量」的範疇統合,而形成一項具普效性的判斷,即由於意識將之統合為一項屬於認知主體的意識整體所致。這即是純粹統覺(Pure Apperception)。與之相對的則是屬於偶然的、經驗知覺到某些心理狀態屬於自己的經驗上的統覺(Emperical Apperception)。二者均屬於意識統覺作用。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統覺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