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角色模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Role Ambiguity
作者: 黃昆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角色模糊的意義不同於角色衝突。角色衝突是二個或二個以上角色期望的相互矛盾,角色模糊則是角色期望本身的含糊不清。在教育機構,如果由於教育人員缺乏足夠的、明確的角色訊息,則可能使其未能認清自己的角色職責;其次,或許教育人員能掌握自己的角色職責,但是他可能欠缺有效執行角色職責的訊息;最後,即使教育人員知悉如何執行角色職責,他也可能並不了解上司對其角色踐履的表現的評價,有了上述三種情況之一時,教育人員可謂正在遭遇角色模糊的情境。
  角色模糊的現象在現代的社會組織中普遍存在。卡恩(Robert L. Kahn)等人在〔組織的壓力:角色衝突和模糊的研究〕(Organization Stress: Studies is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一書中,便曾提出造成角色模糊現象的三種組織情況:(1)組織的複雜性;(2)組織管理者不當的溝通哲學;(3)組織的急遽變遷。亦即,如果組織規模過於龐大,則組織必然日趨分化和專門化;身為龐大機器中的一個小螺絲釘,成員很難全盤理解組織的運作情況以及自己與他人的角色關係。再者,如果組織管理者不願與下屬溝通或限制與下屬溝通的管道,則下屬很難充分了解管理者對他們的角色期望。此外,急速的組織成長或技術變遷也很可能改變組織的正式結構,而造成組織「脫節性的人事異動」(dislocating personnel changes),而此種異動對成員角色職責的釐清,正足以產生不利的影響。
  角色模糊亦有其成因和結果。其成因除源自組織複雜性、組織管理者不當的溝通哲學、組織急速變遷外,尚可能係來自組織成員缺乏詳細的工作說明、缺乏決定參與的機會、上司的支持不力以及工作經驗不足等。其結果除了帶給成員心理壓力和工作不滿意感之外,亦可能影響成員工作潛能的發揮。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角色模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