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鑲邊海星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鑲邊海星Craspidaster hesperus屬於槭海星科Astropectinidae,外形呈星形,5腕,體扁平。腕的切面呈長方形。端板略翹起。輻長(R)/間輻長(r)=3.1公分/0.9公分。背板呈小柱體狀,延伸到腕的末端,小柱體中央有4~8個顆粒體,周圍有10~20個小短鈍棘包圍,小棘之間有皮膜相連。愈近腕末端的小柱體愈小,其頂端的顆粒體及周圍的小棘也愈少,但小棘大小差異不大。腹板數目很少,只有2列,約10個,第2列只有1個。腹板僅存於間輻區,沒有延伸到腕部;每個腹板也呈小柱體狀,中間亦有許多顆粒體,板的周圍亦圍有小棘,但小棘及顆粒體均較稀疏。肛門位於體盤中央,周圍的小柱體比腕基部的小很多。篩板被小柱體掩蓋(有一個小柱體異常大型,在肉眼觀察下很容易誤認成篩板)。上、下緣板明顯且對稱,板上覆有密顆粒體,且各板周圍有小鈍棘包圍。在下緣板的上側,鄰近上、下緣板交接處有一大型扁平棘,此棘在乾標本很容易脫落。圍步帶板略呈斜長方形,和下緣板分開,周圍除第1列溝棘外,四周還有稀疏的小棘。步帶溝狹窄。第1列溝棘呈掌狀,6~8個一組,中間的較長,其它溝棘不明顯。無叉棘。口板兩片,狹長,上面有十多個小棘。口棘數目在十隻以下,向下伸出。管足2列,不容易從步帶溝觀察到。乾標本為灰白色,背板顏色較暗。(註:以上特徵是根據一個R值為3.1公分的個體描述。) 本種分布於孟加拉灣、印度東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模式標本產於日本南部。台灣地區的台中附近海域、高雄附近海域、屏東縣東港曾有鑲邊海星的採獲紀錄,由底拖漁船採自水深約80公尺的泥砂底。
知識 1:
朝下(Under)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鑲邊海星
中文門名: 棘皮動物門
紀錄類別: 無脊椎動物棘皮知識單元
中文科名: 槭海星科
棲所環境: 沙底
拉丁種小名: hesperus
拉丁屬名: Craspidaster
中文綱名: 海星綱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科名: Astropectinidae
拉丁門名: Echinodermata
學域-大分類: 動物-棘皮動物類
分布深度: 3~20m 淺海區 I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世界地理分布: 孟加拉灣
台灣分布地點: 台中附近海域
中文目名: 柱體目
拉丁目名: Paxillosida
拉丁綱名: Asteroide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鑲邊海星
英文名: Craspidaster hesperus
描述:
鑲邊海星Craspidaster hesperus屬於槭海星科Astropectinidae,外形呈星形,5腕,體扁平。腕的切面呈長方形。端板略翹起。輻長(R)/間輻長(r)=3.1公分/0.9公分。背板呈小柱體狀,延伸到腕的末端,小柱體中央有4~8個顆粒體,周圍有10~20個小短鈍棘包圍,小棘之間有皮膜相連。愈近腕末端的小柱體愈小,其頂端的顆粒體及周圍的小棘也愈少,但小棘大小差異不大。腹板數目很少,只有2列,約10個,第2列只有1個。腹板僅存於間輻區,沒有延伸到腕部;每個腹板也呈小柱體狀,中間亦有許多顆粒體,板的周圍亦圍有小棘,但小棘及顆粒體均較稀疏。肛門位於體盤中央,周圍的小柱體比腕基部的小很多。篩板被小柱體掩蓋(有一個小柱體異常大型,在肉眼觀察下很容易誤認成篩板)。上、下緣板明顯且對稱,板上覆有密顆粒體,且各板周圍有小鈍棘包圍。在下緣板的上側,鄰近上、下緣板交接處有一大型扁平棘,此棘在乾標本很容易脫落。圍步帶板略呈斜長方形,和下緣板分開,周圍除第1列溝棘外,四周還有稀疏的小棘。步帶溝狹窄。第1列溝棘呈掌狀,6~8個一組,中間的較長,其它溝棘不明顯。無叉棘。口板兩片,狹長,上面有十多個小棘。口棘數目在十隻以下,向下伸出。管足2列,不容易從步帶溝觀察到。乾標本為灰白色,背板顏色較暗。(註:以上特徵是根據一個R值為3.1公分的個體描述。)

分布:
本種分布於孟加拉灣、印度東部、菲律賓群島、日本南部及中國南部。模式標本產於日本南部。台灣地區的台中附近海域、高雄附近海域、屏東縣東港曾有鑲邊海星的採獲紀錄,由底拖漁船採自水深約80公尺的泥砂底。
作者: 李坤瑄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