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開數 - 教育百科
ˋ
kāi shù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āi shù
解釋:
  1. 計算紙張大小的名稱。將全開紙張依一定方式切割成數等分,此等分數即為開數。如全開紙的四分之一即為四開。
    【例】這本書的開數是24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開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āi shù
解釋:
計算紙張大小的名稱。將全開紙張依一定方式切割成數等分,此等分數即為開數。如全開紙的四分之一即為四開。如:「這本書的開數是二十四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開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鄭玉玲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開數是用以表示圖書、刊物、單幅圖片等幅面大小的名稱,又稱開度或開本,簡稱開,或以英文字母「K」表示。它是指全紙裁切後等分的數目而言,亦即全紙裁切為幾等分,便是幾開;易言之,就是裁切後占全紙幾分之幾的意思。開數的絕對數值愈大,其實際尺寸愈小;反之,開數的絕對數值愈小,則其實際尺寸愈大。
  紙張裁切的規格標準有兩種:
  (一)按「2」的幾何級數裁切,稱為正開本,或稱正規開本。若是將全紙對折裁切為兩半,即占全紙的1/2,便是2開(對開);再以對開紙裁切為兩半,即占全紙的1/4,便是4開;如此類推,便可裁切成8開、16開、32開、64開等尺寸。此種開本因無紙邊產生,紙張能充分且有效地加以利用,故適於篇幅鉅大或大量印裝的書刊。
  (二)不按「2」的幾何級數裁切,稱為偏開本,或稱不正規開本,例如:12開、18開、20開、24開、35開、38開、36開、40開、48開、50開本等。此種開本不僅需切除一定數量的紙邊,且費工費料,一般書刊不宜採用,多用於小印量的書畫冊、新詩集、兒童讀物、單幅的圖片,以及版面需特殊處理的圖書。
  由於全紙幅面大小不一,所以即使裁切的等分數目相同(即同一開數),其開本尺寸卻不一定相同。全紙的規格主要有兩大系統:
  (一)國際標準組織紙張尺寸系統(ISO系統),即市售的靜電影印機用紙,又可分為A(Ao為841mm x 1,189mm; 33 1/8"" x 46 3/4"")、B(Bo為1,000mm x 1,414mm; 39 3/8"" x 55 5/8"")、C(Co為917mm x 1,297mm; 36 1/8"" x 51"")3種。
  (二)一般慣用紙張尺寸系統,又可分為菊全(菊版,634mm x 888mm; 25"" x 35"")、全開(四六版,786mm x 1,091mm; 31"" x 43"")和菊倍(888mm x 1,193mm; 35"" x 47"")3種。全開紙為基本規格,菊全紙則為基本規格的4/5。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開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