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仄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傾斜。
    【例】日仄
  2. 狹小。
    【例】幽仄、仄隘
  3. 心中不安。
    【例】歉仄、愧仄
  4. 韻文稱字音四聲中的上、去、入三聲為「仄聲」,簡稱為「仄」。
    【例】平仄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傾斜。通「側」。《管子.白心》:「日極則仄,月滿則虧。」《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
[形]
1.狹小。如:「狹仄」、「仄路」。《漢書.卷四九.鼂錯傳》:「險道傾仄,且馳且射。」《明史.卷二一二.戚繼光傳》:「山谷仄隘,林薄蓊翳,邊外之形也。」
2.心中不安。《紅樓夢》第九九回:「衷懷歉仄,自歎無緣。」
[名]
韻文稱四聲中上、去、入三聲為「仄聲」。簡稱為「仄」。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e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漢語聲調的類型,平、上、去、入四聲調中的上、去、入合稱為仄。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仄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傾斜。《說文解字.厂部》:「仄,側傾也。」《管子.白心》:「日極則仄,月滿則虧。」《後漢書.卷一.光武帝紀下》:「每旦視朝,日仄乃罷。」

2. 心中不安。《晉書.卷二○.禮志中》:「(陛下)躬勤萬機,坐而待旦,降心接下,仄不遑食,所以勞力者如斯之甚。」《紅樓夢》第九九回:「衷懷歉仄,自歎無緣。」

3. 狹窄。如:「狹仄」。《漢書.卷四九.爰盎鼂錯傳.鼂錯》:「險道傾仄,且馳且射。」《明史.卷二一二.戚繼光列傳》:「山谷仄隘,林薄蓊翳,邊外之形也。」

4. 地位微賤。如:「仄陋」。

5. 旁邊、側。《漢書.卷七○.傅常鄭甘陳段傳.段會宗》:「若子之材,可優遊都城而取卿相,何必勒功昆山之仄。」漢.賈誼〈弔屈原〉:「仄聞屈原兮自湛汩羅。」

6. 「仄聲」:相對於「平聲」而言,包括上、去、入三聲。簡稱為「仄」。

注音: ㄗㄜ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仄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